柯文哲卷入2024政治献金金流登载不实争议,重创清廉形象。台湾民众党12日召开记者会澄清疑云,所有问题都推给会计师端木正,称其便宜行事,自行调节政治献金申报差额,还未向竞办说明,虽然柯文哲在记者会上依然狡辩,表示“不会被任何挫折击垮,会继续努力!”,但这种“犯后态度”难堵悠悠众口。有台媒预言,柯文哲从政治素人跻身政坛,凭藉的就是清廉打弊人设。如今假账风暴说不清楚,市长任内三大案缠身,最难脱身的京华城案,杀伤力更甚于假账。昔日高分贝辩护MG149案的柯P,面对这一波接一波的政治风暴恐难全身而退。柯文哲在昨天记者会澄清假账疑云。(台湾媒体)
经此风波,柯文哲与民众党的清廉形象破功,也牵动岛内政局变化,有种声音认为,蓝绿白版图恐面临洗牌,台湾将重归蓝绿对决。这类说法显然是将柯文哲领导的民众党视为蓝绿之外的所谓“第三势力”,但此判断并不符合岛内的政治现实。首先,当年柯文哲崛起,是民进党为打败国民党采取的一种策略手段,早在2014年台北市长选举期间,他就标榜白色力量要推倒“蓝绿高墙” ,当时他是无党籍却获得民进党礼让,民进党市议员候选人,几乎人人将柯文哲的照片与自己的一起放在宣传看板上,而柯也为民进党候选人站台。两方皆知,他们要的只是蓝的选民认为投柯一票不是投民进党。换句话说,这是民进党分化蓝营的策略,因为他们认为台北市的选民结构是蓝大于绿,喊出超越蓝绿,只是绿营在特定战场的精明操作。而从当年“白皮绿骨”的民进党佣兵到后来和两方撕破脸,也是因为柯文哲看到民进党执政陷入困境、令人民大失所望。敢于批评执政党的政策,让他更成了很多不满执政党的泛绿选民寄情、移情的对象。他以绿色为底,白色包装,凸显出他在台湾政坛的价值。而刻意淡化“反中意识”,甚至提出“两岸一家亲”主张,又是在吸引部分泛蓝选民。柯文哲靠丰富自己的政治色彩,看似为民众党找到了生存发展的空间。但必须指出,柯文哲的两岸立场是多变的。他的主张在见不同人时,在没有选举与选举时说法是截然不同的,他虽然不排斥血缘、文化、地理与大陆的关联,但只是承认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圈。他把两岸论述看成一种策略,而真正“墨绿的政治色彩”只是被暂时伪装起来而已。他收编了不少对民进党不满的泛绿人士,但论“反中”立场,有些人比民进党更为激进。以投机心态面对两岸关系,导致他也没有能力真正破解民进党执政带来的两岸僵局与岛内困局。在台湾,划分蓝绿的界标不是阶级立场,不是经济政策,而是两岸关系与台湾的政治定位。柯文哲靠着暂时伪装墨绿色彩,让民众党得到一时成长,但回避岛内政治现实的策略不可能持久,到了“大选”层级,终究原形毕露。这一点,在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已经证明。从柯文哲对“九二共识”的态度和他声称要延续蔡英文对外路线看,他走的是与民进党一样的“拒统反中”道路,认为这样的政党代表所谓第三势力的评论观察,根本是雾里看花。民众党清廉形象遭受重创,柯文哲面临从政以来最大危机。(台湾媒体)
事实上,柯文哲的台湾民众党只是一个更隐晦包装“台毒”立场的政党,仍是整个泛绿力量的一部分。虽然这些年柯文哲与民进党之间的绿营内部矛盾不断上演,但这不影响二者同属绿营的政治定性,在谋求分离与“反中”目标上,也不影响他们是政治盟友的关系。连柯文哲本人都承认,小草和柯粉不乐见国民党重返执政。因此蓝白合也是个伪命题,是双方的政治DNA决定了整合必然破局。即使当初民调显示,六成民意支持“下架民进党”,看似是蓝白的一致目标,但双方支持者的反对原因却可能是根本互斥的,他们彼此在政治主张上存在极大的差异,并不是一个整体的力量。
无论柯文哲如何掩饰包装,即使他多次说民众党不做小蓝也不做小绿,但他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不可能突破“台毒”与绿营枷锁。虽然台湾民众党提出了不少漂亮口号,诸如 “台湾整体利益与人民最大福祉”,“务实路线以及争取台湾最大之生存空间,确保主体性”,看似理性中道也吸引了一些渴望改变现状的支持者,但其政治理念依然十分空泛。他回避关键问题,在两岸政治定位上闪避的策略,并没有真正突破蓝绿二元的政治结构,民众党和过去的新党、亲民党、时代力量一样,没有走出蓝绿以外的第三条道路,即使这次深陷假账风波,影响的也只是民众党身为岛内第三大党的地位,而不是冲击到现有的蓝绿政治格局。柯文哲的昙花一现只是再次证明,台湾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第三势力,而任何一种试图脱离岛内政治现实的主张,也都不可能在政坛掀起波浪,从无色觉醒到超越蓝绿,纵使前赴后继,也只能以失败收场。